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1、文献综述的内容特征:
内容的综合
语言的概括
信息的浓缩
评述的客观
2、文献综述的形式特征:
参考文献数量多;
综述性文章的标题一般直接反映其综述类型,如包含“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或是“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文字的标题,该文献一般是综述性文章。
3、文献综述的编写步骤 :
确定选题与研究重点;
文献资料的搜集、跟踪与积累;
分析、评价资料价值,进行筛选;
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
撰写综述。
4、选题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预见性原则:善于发现那些从学术和决策角度出发有较大价值,本应引起人们关注,但尚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题进行综述,填补空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可行性原则:具有完成这个选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
独创性原则:决定选题前应广泛调查了解前人是否做过同类综述或是正在做。
5、资料的搜集、跟踪与积累
明确查找范围:明确本综述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主题有哪些方面,从而明确所需资料的大致范围,进而确定哪些是与综述主题密切相关的核心资料源,哪些是撰写综述所需的背景资料源。
系统检索:通过检索工具全面系统获得文献信息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关键词、作者、机构名等检索途径,并要进行模糊检索、逻辑组配检索在检索过程中,要将检索到的资料的有关信息记录下来,以备获取原始文献。
广泛浏览:一般的检索工具的出版在时间上都有一定的滞后期,大约一年到几个月。因此,还需广泛的阅读浏览近半年的各类文献资料,获取最新信息。
6、搜集资料的原则
广泛性原则:一是指学科范围广泛,不仅要搜集本专题的相关文献,还要搜集一定的相关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的文献资料;二是指文献类型广泛,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三是搜集的时空范围广。
代表性原则:要注意搜集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如刊登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的文献,由学科带头人或知名科学家撰写的文章,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讲话等,可以代表当前的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
时间性原则:确定合理的查找时间,可以避免获取一些无用信息,减少资料筛选阶段的工作。
鉴别资料的原则
可靠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
7、整理资料
简单的大致归类,将其分为背景材料(政策,发展概况)、主题材料、提供数据的材料等。
解决信息的微分化与系统化的问题,微分化是使所获得的信息依据分析研究的需要形成分类体系,系统化则是使所获得的资料依据分析研究的需要形成一种多向的动态的信息集合。
将经过筛选的资料,按照某种标准详细分类,如按应用领域、观点、方法、技术、产品等分类,在大类下还可将资料按照地区、年代等进一步分类归纳。
8、撰写综述
标题:综述性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应紧扣主题,高度地概括,突出重点,揭示主题内容,使人一看标题就可了解综述的大致内容。
摘要: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4-6个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词组。
导言:是对整篇综述的一个简短开场白,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及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9、撰写综述
正文:正文是综述文章的核心内容。正文将依次综述各个问题, 在正文中按问题添加各级小标题,分别论述,可使正文的内容一目了然。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结语:对前面论述的内容作一个总结,对所综述
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的说明必不可少。
10、写作步骤
框架的设计:在全面阅读、分析、研究有关文献,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将已经系统化的资料如何有机地组织起来
提纲的拟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逐级展开的,由序号和文字组成的有层次的大小标题”。
细化大纲:确定综述的二、三级标题或内容,列出各个标题的分论点。
初稿的撰写:根据提纲的逻辑顺序,逐个问题、逐个层次地加以论述,准确原始文献中最重要的信息;说明问题;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表明观点,得出结论。大体完成综述文章的撰写工作。
修改与定稿:内容修改和形式修改
列出参考文献:格式要按照标准规范。
版权所有:28毕业论文网 www.28bylw.com 需要完整全套论文请联系本站客服定制!